近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岑劍偉、李來好、楊賢慶等人完成的“一種河豚毒素柱前衍生-高效液相熒光檢測方法及基于該方法的試劑盒”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為 ZL20140181792.7。
該發明公開了一種河豚毒素柱前衍生-高效液相熒光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制備待測品的樣品溶液及河豚毒素標準品溶液;(2)取樣品溶液 0.4mL,加入 0.2mL pH 維持液,將溶液 pH 控制在 11.6--11.9 區間,然后加入 0.1mL 衍生試劑 1 和 0.1mL 衍生試劑 2,混勻,水浴加熱 20min,冷卻至室溫,加入 0.1mL 終止液,使溶液 pH 呈中性,而后用超純水定容;取樣品溶液,加入河豚毒素標準品溶液混勻,然后進行本步驟操作進行熒光衍生;(3)采用配備熒光檢測器的液相色譜儀對步驟(2)熒光衍生后的樣品溶液和河豚毒素標準品溶液進行分析,對樣品溶液中的河豚毒素進行定性和定量。熒光檢測技術具有背景干擾低、靈敏度高、精確、成本相對低廉的特點,因此開發一種新型熒光檢測手段,將有利于促進河豚毒素的檢測工作。該發明同時公開適用于該方法的試劑盒。該方法用于定性、定量檢測水產品中河豚毒素,結果可靠、檢測限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