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所級水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檢測技術創新團隊在多孔材料應用于抗生素吸附去除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為未來從環境樣本、水源、動物源性食品和生物樣本中分離、富集、吸附和去除違禁或限用抗生素藥物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見解。相關研究成果以“Review: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orous materials to antibiotic drug adsorption and removal”為題的綜述性論文發表在國際工程技術期刊《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JCR Q1,IF: 6.3,侯超蘋為第一作者,王旭峰副研究員和黃珂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

抗生素的濫用使其進入環境和食物鏈,引發環境污染,危及人類健康。多孔吸附材料因比表面積大、孔隙率高、表面易改性及功能新穎等特點,在去除抗生素方面表現出色。南海所創新團隊總結了多孔材料(包括碳基材料、有機多孔材料、有機多孔聚合物、生物聚合物、凝膠材料、復合材料和膜技術)作為吸附劑去除抗生素的性能,探討了影響吸附效果的因素(如pH、抗生素初始濃度、溫度)、吸附機制以及當前在抗生素吸附方面的應用和研究進展,并提出了未來的研究方向和趨勢。
本綜述論文工作亮點:對多孔材料吸附抗生素藥物進行了全面分類闡述,并總結了各種多孔材料在抗生素藥物吸附方面的應用及研究進展。這對未來改善生態環境和促進食品安全具有指導意義,為今后環境、水、動物源性食品和生物樣品中抗生素的分離、富集、吸附、去除以及檢測的研究提供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該研究工作獲得南海所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2023TS05)和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322MS152)等項目的支持。
全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jwpe.2024.1065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