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水產研究所珠江漁業資源調查與評估創新團隊與英國伯恩茅斯大學合作,在外來種麥鯪和土著鯪的種間營養生態位重疊、潛在種間競爭和生態學影響研究取得進展。研究成果相繼發表在了國際學術刊物Biological Invasions(JCR 1區)、Freshwater Biology(JCR 1區)和Scientific Reports(JCR 1區),相關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項目編號:32002391)、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2022A1515011941)和珠江漁業資源調查評價創新團隊項目(項目編號:2023TD-10)的資助。張迎秋助理研究員為論文的第一作者,Britton J. R.教授和李捷研究員為論文的通訊作者。
麥瑞加拉鯪Cirrhinus mrigala,簡稱麥鯪,原產印度恒河流域,1982年被引入中國,目前是珠江水系分布最廣、種群豐度最高的魚類外來種之一。鯪C. molitorella是我國華南地區的重要經濟魚類,是珠江流域漁業捕撈和池塘養殖的主要對象。麥鯪與鯪同屬鯉形目Cypriniformes野鯪亞科Labeoninae鯪屬Cirrhinus,同為底層浮植碎屑食性,且在珠江流域廣泛共存,具有引發種間食性競爭的可能,甚至會擠占土著鯪的生態位。然而,關于珠江流域兩種魚類的食性研究基礎極其薄弱,潛在種間競爭導致的生態學影響也不清晰。珠江所人員在珠江全流域大范圍采樣,通過DNA宏條形碼分析和穩定同位素方法,分析了不同季節麥鯪和鯪的食性的組成和營養生態位、種群和個體水平的食性重疊和潛在種間競爭。結果發現,麥鯪和鯪在種群水平和個體水平均具有顯著的種間食性重疊(種群水平:0.56 ± 0.22;個體水平:0.42 ± 0.19)。河流流量升高導致餌料生物生態機會顯著增加,進而導致種間生態位重疊顯著減少,這表明增加生態機會在決定外來種和本地種爭奪資源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進一步依據疊加和替代式實驗設計,在池塘網箱中設置了密度遞增的種內競爭和種間競爭處理,發現高密度的麥鯪可導致鯪的生長變緩和營養生態位縮?。芏戎萍s效應)。因此,外來種麥鯪與土著鯪的營養生態位顯著重疊,餌料生物資源匱乏或高密度養殖條件,會引發外來種麥鯪和土著鯪的種間競爭,進而影響鯪的生長和營養生態位,建議將餌料資源狀況和種群密度納入麥鯪入侵生態防控的考量因素中。
文章鏈接:1.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530-024-03266-w;2.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fwb.14262;3.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4-78880-8。

圖 1 珠江鯪(mud carp)和麥鯪(mrigal carp)食性組成及采樣水域生物組成

圖 2 鯪和麥鯪的種間食性重疊(藍色:種群水平;灰色:個體水平)

圖3 鯪和麥鯪在不同處理之間的營養生態位(橢圓示SE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