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至4日,由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水產品加工分技術委員會(SAC TC156 /SC3)組織的水產品加工標準預審會暨審查會在山東青島召開。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相關領導及水產品加工分技委全體委員、行業專家、標準起草組等30余人參會。會議由水產品加工分技委主任委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辛福言研究員主持。南海水產研究所楊賢慶研究員、趙永強研究員與郝淑賢研究員作為審定會專家參加會議。

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房金岑研究員介紹了標準立項、預審以及審定的注意事項,并宣布相應的評審專家組長和評審專家。由南海所院級海水產品品質評價與調控創新團隊負責牽頭制定的水產行業標準《鱘魚子醬》、《水產品中二甲胺的測定 分光光度法》分別參與標準審定與標準預審,國家標準《活魚運輸技術規范》參與標準修訂立項研討。
會上,楊賢慶、郝淑賢與趙永強分別向審定專家介紹了以上3項標準的制修訂過程與依據,與會專家聽取了現場匯報、審閱了相關材料,并提出了修改意見和建議。全體參會專家一致同意《鱘魚子醬》通過標準審定,同意《水產品中二甲胺的測定 分光光度法》通過標準預審并盡快完成正式審定,同意將《活魚運輸技術規范》修訂項目建議報送至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近年來,南海所在水產標準化技術領域取得較好的工作成效,積極參與國際、國家等各層級標準化活動,先后參與制修訂ISO國際標準2項,牽頭制修訂國家標準20余項、行業標準70余項,省地方標準100余項。本年度,南海所牽頭起草的5項國家標準、3項團體標準與參與起草的4項國家標準、1項地方標準均已發布,獲批成立廣東省首個水產領域省級地方標準實施情況統計分析點,趙永強研究員任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農業基礎與通用標準化工作組(SAC/SWG 38)委員,多人參加標準化培訓并獲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