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組織有關專家,對我所承擔的“牡蠣池塘生態凈化與育肥技術”進行了現場驗收。驗收專家組由山東省海洋發展研究會、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黃海水產研究所等單位的相關專家組成。
專家組聽取了項目組工作匯報,對技術研發過程的研究數據、技術報告和生產數據等材料進行了審查,并對牡蠣池塘生態凈化與育肥技術進行了現場考察,對池塘育肥的牡蠣生長和肥滿度進行了現場測量。
結果顯示,項目組自主設計制作的牡蠣池塘生態凈化與育肥設施,經濟實用。4月18日至5月9日,乳山海區牡蠣經凈化育肥,平均個體濕重增加9.65%,肥滿度增加24.67%,存活率為94.3%,相比于同期同批次乳山海區養殖的牡蠣,重量增加7.96%,肥滿度增加30.85%。

當前,一些海區牡蠣養殖肥滿度較低,影響了產業發展。通過利用海水池塘較為豐富的浮游植物餌料資源,對肥滿度不高的牡蠣進行凈化和育肥,可以在增加海水池塘資源利用效率的同時,增加海水池塘養殖的經濟效益,有望實現牡蠣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推動池塘綜合養殖模式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