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院級水產品精深加工與高值化利用創新團隊在國際食品Top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中科院一區,IF: 15.3)上,發表了題為“Potential dietary calcium supplement: calcium-chelating peptides and peptide-calcium complexes derived from blue food proteins”的綜述性論文,為以藍色食物蛋白為原料制備膳食鈣補充劑提供了重要參考。南海所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林善婷為該論文第一作者,南海所胡曉研究員和仲愷農業工程大學輕工食品學院李駿副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鈣離子是構成人體組織和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營養元素。缺鈣容易引起許多鈣離子營養缺乏癥。鈣離子結合活性肽是一種能結合鈣離子,提高鈣離子生物利用度的肽類物質。藍色食物富含優質蛋白,被認為是制備生物活性肽的優質資源。南海所創新團隊從源自藍色食物蛋白的鈣離子結合活性肽及其肽-鈣結合物的研究現狀,包括原料、制備、結構性質、表征以及其提高鈣生物利用度的機制等方面進行了綜述。
該綜述性論文亮點主要有:鈣離子結合活性肽具有特殊的氨基酸組成、分子量和空間結構,鈣結合作用引起肽的結構和形態變化,肽-鈣結合物可以提高鈣在細胞和動物模型中的生物利用度,肽-鈣結合物能促進成骨細胞前體細胞向成骨細胞分化等。其主要發現和結論包括:從藍色食物蛋白中鑒定出的鈣離子結合活性肽的分子量在200-2000 Da之間,富含Glu、Asp、Gly、Pro、Leu和Val,其肽鏈上的羰基/羧基氧、氨基氮和磷酸基團是與鈣離子結合的主要位點;鈣離子的結合會引起肽分子結構和形態的變化,所生成的肽-鈣結合物不僅通過多種細胞途徑改善細胞鈣吸收,促進成骨細胞前體細胞分化,還可通過提高血清鈣水平、改善骨參數和調節腸道菌群來改善大鼠的骨狀態。
該研究工作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22YFD2100905)、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項資金(CARS-46,CARS-47)等項目的支持。
全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tifs.2024.1043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