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島增殖實驗站、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組織專家在山東長島對三方聯合開展的“長心卡帕藻北方夏季養殖”項目進行現場驗收。驗收專家組由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省海洋科學研究院和長島海洋經濟促進中心等單位的行業專家組成。
專家聽取了項目組關于紅、綠兩種長心卡帕藻苗種在長島的生長總體情況匯報,考察了養殖現場,進行了抽樣測量和統計。專家組認為,項目組從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瓊海科研基地引進的長心卡帕藻紅、綠2個株系均表現出了良好的生長性狀,于2023年7月12日在長島廟島塘海域下海養殖,至2023年9月17日,共養殖65天。紅色株系藻體平均株重1106g(520g-1880g),測算增重率為790%-2151%;綠色株系藻體平均株重1119g(721g-1700g),測算增重率268%-821%。相關數據符合驗收標準,予以通過現場驗收。
長心卡帕藻是典型的熱帶海藻,是國際上主要栽培經濟紅藻之一,也是當前提取卡拉膠的主要原料。目前國內卡拉膠原料藻主要依賴東南亞國家進口,在國內開展長心卡帕藻的養殖意義深遠。近年來,在國家藻類產業技術體系的支持下,項目單位持續開展了長心卡帕藻的養殖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推廣工作,今年夏季首次開展了長心卡帕藻長島地區養殖的大膽嘗試并獲得了成功,項目成果可為本地區海帶收獲后夏季空閑期增加養殖種類,提高養殖企業及漁民養殖經濟效益,以科技支撐鄉村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