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在鯨豚類聲學信號小波變換處理方法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成果以論文“Application of Wavelet Transform for the Detection of Cetacean Acoustic Signals”發表在《Applied Science》(JCR Q2,2022年IF=2.7)(原文:https://doi.org/10.3390/app13074521)。東海所與大連海洋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何瑞麟為第一作者,漁業遙感技術與數字漁業創新團隊戴陽副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文章提出了一種基于小波變換的鯨豚類動物聲音信號分類識別、標記方法。小波變換在時域和頻域都具有較好的局部化性質,適合處理非平穩的時變信號,能較好地解決時域和頻域分辨率的問題:在低頻段時間分辨率低、頻率分辨率高,在高頻段時間分辨率高、頻率分辨率低,該特點與鯨豚類動物聲音信號特點相似(低頻段窄帶長時,高頻段寬帶短時),可一次性完成鯨豚類常見的哨聲交流信號、爆發脈沖信號和回聲定位信號的標記。傳統的短時傅里葉變換方法受限于不確定性原則,無法同時實現對哨聲交流信號和回聲定位信號的準確分析。與短時傅里葉變換方法和人工檢測方法相比,小波變換方法可檢出更多回聲定位信號。研究通過敲擊發聲實驗表明,小波變換誤檢敲擊聲較少,抗干擾能力優于傳統方法。該結論為大規模鯨豚類動物聲音信號數據集制作提供了一種高效、精準的方法,可為江豚、鯨魚、海豚等珍稀瀕危哺乳類水生生物種群監測調查和保護提供技術支撐。
該研究獲嶗山實驗室科技創新項目(LSKJ202201801)、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劃項目(20dz1206400)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