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淡水鱸營養需求與飼料崗位科學家、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任鳴春研究員團隊在小球藻調控大口黑鱸免疫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小球藻是一種綠色環保的單細胞蛋白源,具有生產面積需求較小、對環境友好、生產效率高、生產過程不受環境氣候因素影響、可實現全年穩定生產等眾多優點,是一種具有較高應用潛力的新型蛋白源,可以部分替代大口黑鱸飼料中的魚粉并改善其肌肉品質。此外,小球藻還含有多種活性物質如高分子酸性多糖、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γ—亞麻酸、亞油酸等,可能具有調控機體免疫能力的作用。
研究發現,小球藻可有效提高腸道抗氧化能力通過增加抗氧化相關指標水平及降低MDA含量;轉錄組結果表明,通過下調腸道促凋亡因子和促炎因子的表達,上調緊密連接蛋白和吞噬體相關基因的表達,小球藻可增加大口黑鱸血清ALB和TP含量,從而提高大口黑鱸腸道免疫力;基于血清生化指標(ALB、TP)和腸道抗氧化指標(GSH-Px、GSH)進行二次回歸分析結果表明,58.25 ~ 77.7 g/kg小球藻為大口黑鱸飼料的適宜添加水平。該研究成果證實了小球藻除可以部分替代魚粉外還具有增加大口黑鱸免疫能力的功能,為小球藻產業化應用提供了數據和理論支撐,有助于研發綠色、健康且環保的大口黑鱸低魚粉飼料,促進大口黑鱸養殖業進一步健康發展。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22YFD2400904)、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CARS-4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2102806)等相關項目的支持。相關研究論文“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Chlorella vulgaris Effectively Enhanced the Intestinal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Immune Status of Micropterus salmoides”發表于期刊《Antioxidants》(JCR一區,IF=7.0)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