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與大連海洋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何瑞麟為第一作者的論文“Hydrodynamic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of depth adjustable beam trawl for Antarctic krill”在《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JCR Q2,2022年IF=2.6)發表。
文章針對東海所提出的利用擾流板調節作業深度的桁桿拖網進行了數值模擬,使用軟件OpenFOAM比較兩種擾流板在不同流速、不同攻角下的流體力學特性。經研究發現,平面擾流板失速攻角較小,穩定性較差,曲面擾流板最大失速攻角更大,不僅角度可調范圍大、升力更充足,且抗環境干擾能力更強。通過對比有限元仿真分析和動力水槽試驗數據,發現曲面擾流板的最佳攻角區間為0°~17.7°。研究還驗證了網具對桁桿水動力學特性和運動狀態的影響,為可變水層桁桿拖網的設計和智能化控制提供了理論支持。
該研究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專項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