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傅洪拓研究員領銜的水科院淡水蝦蟹遺傳育種創新團隊在青蝦卵巢發育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論文“A Novel Legumain-Like Protease in 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Identif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Function Analysis in Ovary Maturation”發表在期刊《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影響因子6.055)上。淡水中心育種室蔣速飛副研究員、熊貽偉副研究員為第一作者,喬慧副研究員、傅洪拓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青蝦性成熟期短,卵巢會隨著水溫的升高而加快成熟,在繁殖期,池塘中的大量“新生”,導致了青蝦存活率下降和缺氧風險增加,嚴重制約青蝦的經濟效益。團隊前期研究證實,Legumain-Like Protease(Mn-Lel)基因可能參與青蝦卵巢發育分子機制。在此基礎上,通過qPCR分析表明,Mn-Lel基因在雌性青蝦的肝胰腺和卵巢中特異性高表達;在胚胎發育時期和幼體發育早期表達較低,變態后顯著增加,表明Mn-Lel基因不是母體基因,主要在成體中發揮作用。在卵巢的不同階段,Mn-Lel基因在肝胰腺中的表達沒有明顯規律(p>0.05);但在卵巢發育三期的表達量達到最高,且與卵巢發育其他階段的表達量呈顯著性差異(p<0.05)。原位雜交研究表明,Mn-Lel基因定位于卵巢的卵母細胞中。通過RNAi敲降Mn-Lel基因的表達后,卵巢的發育明顯延緩,證明Mn-Lel基因對卵巢發育具有正調控作用。該研究為控制青蝦卵巢發育,提高青蝦養殖經濟效益提供了理論基礎。
該項研究得到了江蘇省農業產業技術體系(JATS〔2021〕515)、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8YFD0901303)等項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