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觀賞漁業研究室在魚類種質資源基因標記開發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FishPIE: A universal phylogenetically informative exon markers set for ray-finned fishes”發表于Cell旗下期刊《iScience》。
依托國家淡水水產種質資源庫珠江分庫(掛靠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保存的魚類基因資源和數據資源,從131種魚類基因組數據中篩選出直系同源基因,通過對31個目203個物種的PCR引物特異性和PCR擴增效率進行進一步篩選,初步開發了82個魚類通用型核基因分子標記(FishPIE),并構建了魚類60個目190個科710種魚類的系統發育樹,得到了與使用數百個標記的系統發育研究相當的分辨率。新標記的開發應用,可以實現對魚類種質的快速分類和鑒定,在保障準確率的前提下,降低了現有技術耗時、費力、成本高的問題,同時為魚類系統發育提供了一種新方案,豐富了基于分子標記對魚類系統發育研究的基礎數據。
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8YFD0900705),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CAMC-2018F))和國家淡水水產種質資源庫(FGRC18537)等項目資助。牟希東、楊葉欣和孫金輝為共同第一作者,牟希東和中山大學馬嘉欣為共同通訊作者。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5890042220129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