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鱸自然分布于北海、波羅的海、黑海、里海和咸海流域的江河、湖泊和水庫,由于自然擴散和人為移植,目前在歐洲大部分地區、中亞、北非以及我國新疆額爾齊斯河水系、伊犁河水系和黑龍江水系均有分布。由于生長快、適應性強、營養價值高,梭鱸已經成為歐洲和中亞國家重要的淡水增養殖對象。
黑龍江所生物技術團隊陸續收集了新疆烏倫古湖(UL)、寧夏騰格里湖(TL)、黑龍江黑河段(HR)、烏蘇里江撫遠段(WR)、興凱湖(KL)和鴨綠江丹東段(YR)的6個梭鱸群體樣本,開展了群體遺傳學研究。基于梭鱸基因組序列,開發和篩選了30個微衛星序列,評估了6個群體的遺傳結構和遺傳分化。結果顯示UL、TL、HR、YR梭鱸群體處于高度多態水平(PIC≥0.5),而WR和KL群體處于中度多態水平(0.25≤PIC<0.5)。梭鱸群體間具有中度遺傳分化(FST=0.2093>0.15),而UL、TL、HR、YR4個梭鱸群體與KL、WR群體具有高度的遺傳分化。

圖1 梭鱸種群遺傳結構分析(K=2)

圖2 梭鱸種群主成分分析(PCA)
基于以上結果,認為中國梭鱸種群分為2個遺傳系譜,UL、TL、HR、YR梭鱸群體歸屬一個遺傳系譜,推測可能由中亞經額爾齊斯河擴散到中國;KL、WR梭鱸種群歸屬為另一個遺傳系譜,推測可能經由興凱湖擴散到中國。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JCR 1區雜志《Aquaculture Reports》,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aqrep.2022.101031
該研究得到了西北地區重點水域漁業資源與環境調查專項、東北地區重點水域漁業資源與環境調查專項、國家淡水水產種質資源庫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