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生生物學報》根據論文學術影響力等指標,對2018-2019年發表的論文進行綜合評定,評選出12篇優秀論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海灣與島礁水域生態保護與修復創新團隊”發表的《不同運動強度對黑鯛生長、血清和肝臟抗氧化指標的影響》榜上有名,該論文第一作者為虞順年,通訊作者為李純厚研究員。
自2006年國務院發布《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以來,增殖放流活動已發展成為全國性、大規模的資源養護舉措,而苗種質量控制則是增殖放流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之一。該論文通過對增殖放流魚類苗種進行一定程度的運動馴化,可以有效提升放流后魚種存活率,并根據不同運動強度對黑鯛生理生化指標的變化與特點,提出在放流前對放流魚種黑鯛進行運動強度為2.0 bl/s的適度馴化能顯著增強魚體健康和抗氧化技能,提高機體免疫力,進而提升漁業資源增殖養護效果,這為當前國內快速發展的漁業資源增殖養護工程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水生生物學報》是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海洋湖沼學會主辦的水生生物學領域的綜合性學術刊物,近年來連續被評為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并入選《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Q1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