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漁機所水產品加工裝備科技創新團隊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水產品海陸一體化遠距離高密度集約化保活裝備研發”(2019YFD0901601)取得重要進展,研究團隊突破針對珍珠龍膽石斑魚的快速電麻醉休眠技術,成功研發可連續作業的電麻醉設備。
課題組創新研發標準脈沖直流電(Standard pulse DC)麻醉技術,突破傳統帶電休眠,魚體復蘇率低等缺陷,僅需在水體中持續釋放電脈沖3秒,魚體即刻進入深層休眠,電麻醉率可達100 %。通過設置電信號頻譜,單次電麻醉后魚體休眠時間可維持5至50分鐘。電麻醉對魚體的心肌、肝腎功能幾乎無損傷,體內皮質醇、血糖與乳酸等代謝指標可在較短時間內恢復到電麻醉前水平狀態。配套研制的電麻醉設備,采用懸浮固定結構,安裝由熱固性樹脂基復合絕緣型材料與工程塑料模塊網鏈構成的絕緣輸送機構,解決了在帶電水體中實現自動機械化輸送的安全操作問題。鮮活魚體通過進料口依次送入,在水中通過隔板輸送帶運送進入電麻醉區域,在兩側正負電極板之間形成的電場中快速通過,完成電麻醉作業,隨后經過提升輸送離開設備。設備通過第三方檢測機構指標測試,生產能力達949 kg/h,電麻醉后復蘇率達99 %。
該技術不僅可應用于保活流通,將待運鮮活魚體從常態快速電暈進入麻醉狀態,便于后續誘導休眠保活實施,避免作業中魚體出現應激與運動,減少不必要的能量損耗,也可在魚類采精取卵育種、疫苗注射與追溯標識安裝等水產養殖與科研領域中進行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