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江水產研究所葉星研究員團隊在鱖魚遺傳育種研究上取得新進展,研究論文“Response to four generations of selection for growth performance traits in mandarin fish (Siniperca chuatsi)”在水產類國際核心期刊《Aquaculture》(影響因子IF=4.242)在線發表。這是首次對鱖魚生長性狀的現實遺傳力、選擇反應和遺傳增益的研究與報道。該研究受到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CARS-4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和水科院創新團隊等項目的支持。孫成飛博士為論文的第一作者,葉星研究員為論文的通訊作者。
翹嘴鱖(Siniperca chuatsi)是中國重要的淡水養殖優質魚類。團隊自2013年起開展鱖的選擇育種研究,以生長速度及成活率為目標性狀,進行了連續4代的家系選育。2021年翹嘴鱖“廣清1號” 通過國家水產新品種審定(GS-01-003-2021)。該論文研究根據鱖魚的生長數據(初始體重和收獲體重),對各選育世代鱖魚體重的現實遺傳力、選擇反應和遺傳增益等遺傳參數進行了評估。結果表明,鱖魚F1-F4代的現實遺傳力為0.17-0.47,選擇反應為0.40-1.12,遺傳增益分別為6.94%-17.25%,平均遺傳增益為12.14%。經過4代選育,選育群體的平均生長速度比對照組提高了16.3%,說明對鱖魚生長性狀的選育獲得較大的遺傳進展,取得較好的選擇效果。F1-F4的收獲體重變異系數逐代降低,為18.68-10.10,表明經過逐代選育,家系間體重的變異程度逐漸降低,遺傳上趨于穩定,改良效果明顯。本研究為鱖魚育種工作提供科學依據與技術支撐,對其它物種的育種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文章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4848621012539

鱖魚不同選育世代的各家系收獲體重的分布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