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敬東、總農藝師郭鵬、農產品質量監管處副處長馮作軍,農民日報山東站站長呂兵兵,山東省漁業發展和資源養護總站副站長李魯晶,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大菱鲆分會會長雷東等一行到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調研大菱鲆產業發展情況。黃海水產研究所副所長李健、孔杰,辦公室、科研處、成果轉化處等部門負責人,國家水產品質檢中心及國家海水魚產業技術體系等相關領導、專家參加了調研座談會。

李健副所長對王敬東副廳長一行來所調研表示歡迎,并通過宣傳片詳細介紹了黃海水產研究所建所70多年來在科技創新、學科平臺建設、成果轉化、產業技術支撐等方面取得的成績。王敬東副廳長高度贊揚了黃海水產研究所對山東省海洋漁業和水產養殖產業發展做出的貢獻,特別是大菱鲆的引種與產業化推動了鲆鰈類工廠化養殖產業的迅猛發展,掀起了我國第四次海水養殖產業化浪潮,支撐了山東省海洋漁業經濟的快速發展。他指出,山東是漁業大省,海水養殖產量多年來一直位居全國之首,但近年來連續被福建超越、被廣東追趕,特別是大菱鲆養殖,由于受多重因素影響,產業萎縮低迷,其原因值得深思。面對大菱鲆產業現狀,政府有責任和義務,也有必要通過深入調研,認真梳理山東省大菱鲆產業發展情況,理清產業發展的痛點和制約瓶頸,了解基層養殖單位對產業發展的呼聲,為產業振興提供政策支持。
座談交流環節,孔杰副所長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國家水產品質檢中心常務副主任翟毓秀研究員,國家海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關長濤、大菱鲆種質資源與品種改良崗位科學家馬愛軍、養殖水環境調控崗位科學家李軍、工廠化養殖模式崗位科學家黃濱、池塘養殖崗位科學家徐永江、日照綜合試驗站站長郭曉華、青島綜合試驗站站長張和森及體系團隊成員劉新富研究員、劉寶良副研究員等相關領導和專家先后發言,就大菱鲆產業發展歷史、發展現狀、產業困境、養殖模式、技術需求、加工流通、質量監管、政策支持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分析,研討了目前產業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對如何重振大菱鲆養殖產業提出了諸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王敬東副廳長在聽取專家意見后表示,大菱鲆不僅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口感好,而且是一個低溫性養殖種類,非常適合北方工廠化養殖,省農業農村廳將認真梳理、研究大菱鲆產業發展中的瓶頸問題和專家建議,從加大宣傳入手,讓公眾重新認識大菱鲆這條“好魚”,提升大菱鲆產業美譽度,同時出臺支持產業發展的相關措施,打造大菱鲆養殖綠色高質量發展的“一條魚示范工程”,重振我省大菱鲆養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