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至28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重大共性關鍵技術類項目“遠洋漁業資源友好型捕撈裝備與節能技術”,所屬“大洋低營養級生物連續捕撈與船載加工智能化裝備研發”課題,在浙江岱山海域進行了課題核心創新裝備“南極磷蝦智能調控動力桁桿系統”的海上聯機測試,并取得了預期的效果。項目及課題負責人王魯民研究員,課題科研骨干及相關裝備委托研制單位技術人員,并邀請典型應用示范類項目“遠洋漁業新資源開發與綜合加工模式示范”項目負責人張勛研究員,參加了此次海上聯機測試。
本次“南極磷蝦智能調控動力桁桿系統”的海上聯機測試,主要對整套動力桁桿裝備(發明專利申請號:202010461560.2;國際PCT專利申請號:PCT/CN2020/110201)全功能中尺度樣機的動力變水層桁桿機械傳動結構,水下無線聲學雙向通訊及控制系統,南極磷蝦密度探知瞄準捕撈智能調控系統進行聯機測試。測試表明,動力桁桿機械傳動功能達到了創新設計目標,水下無線聲學雙向通訊及控制系統可達“秒”級的調控指令發送與反饋,實現“南極磷蝦密度探知瞄準捕撈智能調控系統”對動力桁桿的水下遠程調控。
測試完成后,相關科研與技術人員對南極磷蝦智能調控動力桁桿系統在海上測試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集中討論,擬定了進一步優化完善方案。此次海上聯機測試,為基于南極磷蝦群體密度分布解析、拖網捕撈路徑智能規劃和動力桁桿(拖網)變水層智能調控的瞄準捕撈系統裝備研發,提供了創新方法和技術實現的現場驗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