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海洋大學、魯東大學、長島海洋經濟促進中心等單位專家在長島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島增殖實驗站共同完成的“近江牡蠣種質創制及高效繁育技術研究”階段性工作進行了現場驗收。

驗收專家聽取了項目匯報,認真查看了相關記錄,實地清點了繁育苗種數目,經查驗,項目組成功培育不同群體近江牡蠣5mm以上的苗種1124萬粒;構建家系65個,繁育5mm以上苗種314萬粒,為下一步開展性狀和遺傳分析提供了基礎材料。
近江牡蠣是我國重要的經濟貝類,同時具有良好生態服務功能。開展近江牡蠣種質創制和苗種規模化繁育技術的相關研究,可以為該物種的人工養殖和海洋環境生態修復等工作提供充足的苗種來源和技術支撐,將為我國貝類養殖產業發展發揮積極作用。